暴雨强度公式各项含义

暴雨强度公式各项含义 暴雨强度计算公式?

暴雨强度计算公式?

暴雨强度计算公式?

暴雨强度:指单位面积上某一历时降水的体积,以升/(秒•公顷)(L/(S•hm2))为单位。专指用于室外排水设计的短历时强降水(累积雨量的时间长度小于120 分钟的降水)

暴雨强度公式:用于计算城市或某一区域暴雨强度的表达。

一般气候变化的周期为10~12年,考虑到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异常,5~10年宜收集新的降水资料,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订,以应对气候变化

暴雨强度计算公式?

1、暴雨强度公式:Qy=Ψ·q·F。

2、暴雨强度指的是降雨的集中程度。一般以一次暴雨的降雨量、最大瞬间降雨强度、小时降雨量等表示。其计量单位通常以 mm/min或L/(s.万m2)表示。我国气象局规定,按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,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~99.9毫米称“暴雨”,100~249.9毫米以下为“大暴雨”,250 毫米以上称“特大暴雨”。

3、世界上最大的暴雨出现在南印度洋上的留尼汪岛,24小时降水量为1870毫米。我国最大暴雨出现在台湾省新寮,24小时降水量为1672毫米,均是热带气旋活动引起的。我国是多暴雨国家之一,几乎各省(市、区)均有出现。主要集中在下半年。暴雨日数的地域分布呈明显的南方多,北方少;沿海多,内陆少;迎风坡侧多,背风坡侧少的特征。台湾山地的年暴雨日达16天以上,华南沿海的东兴、阳江、汕尾及江淮流域一些地区在10天以上,而西北地区平均每年不到1天。

雨水比流量计算公式?

雨水设计流量公式

式中

———雨水设计流量(L /s)

q———设计暴雨强度,(L /s・ha)

Ψ———径流系数

F———汇水面积(ha公顷)

其中

一、暴雨强度公式为:

式中

t———降雨历时(min)

P———设计重现期(年)

(一)设计降雨历时

式中

t——设计降雨历时(min)

——地面集水时间(min)

——雨水在管渠内流行的时间(min)

m——折减系数

的确定:

地面集水时间受水区面积大小、地形陡缓、屋顶及地面的排水方式、土壤的干湿程度及地表覆盖情况等因素的影响。在实际应用中,要准确地计算值是比较困难的,所以通常取经验数值,=5~15min。在设计工作中,按经验在地形较陡、建筑密度较大或铺装场地较多及雨水口分布较密的地区,=5~8min;而在地势平坦、建筑稀疏、汇水区面积较大,雨水口分布较疏的地区,值可取10~15min。

m的确定:

暗管m=2,明渠m=1.2,在陡坡地区,暗管折减系数m=1.2~2,经济条件较好、安全性要求较高地区的排水管渠m可取1。

的确定:

式中

——雨水在管渠内流行时间(min)

L——各管段的长度(m)

v——各管段满流时的水流强度(m/s)

v的确定:

式中

v——流速(m/s)

R——水力半径(m)

I——水利坡度

n——粗糙系数

R确定:

A——输水断面的过流面积